close

閱讀筆記

《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

閱讀筆記《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

★你的一點小改變、一個好習慣,

將會產生複利效應,

如滾雪球般,

為你帶來豐碩的人生成果!

 

●企業家兼投資人納瓦爾.拉威康特說過:

「要寫一本好書,你必須先成為那本書。」

我了解本書提到的概念,是因為我必須身體力行。

我必須仰賴微小的習慣來從重傷中復元、

在健身房裡變得強壯、

在棒球場上拿出高水準的表現、成為作家、

打造一份成功的事業,

並長成一個負責任的大人。

 

●本書的骨幹是我所謂「習慣的四階段模型」—

提示、渴望、回應、獎賞—

以及從中演化而出的「行為改變四法則」。

有心理學背景的讀者可能會認出某些操作制約相關術語—

最早是心理學家暨行為科學家史金納於1930年代提出「刺激、反應、獎賞」,

近期又因為查爾斯.杜希格所著的《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一書中提到

「提示、慣性行為、獎酬」而廣為人知。

和史金納一樣的行為科學家知道,

只要提供正確的獎賞或懲罰,

就能讓人做出特定行為。

不過,

雖然史金納的模型清楚說明了外在刺激如何影響我們的習慣,

對於我們自身的思想、感覺與信念如何影響行為,

卻缺乏一個好解釋。

內在狀態—我們的心情與情緒—也是很重要的。

 

●人很容易高估一個決定性瞬間的重要性,

也很容易低估每天都做些小改善的價值。

我們往往如此說服自己:

巨大的成功必定來自巨大的行動。

無論是減重、創業、寫書、奪冠,

或是達成其他任何目標,

我們都會給自己壓力,

期許要達成驚天動地的進展,

好讓人津津樂道。

 相較之下,百分之一的改善並不特別值得注意—

有時甚至根本不被注意—

但其意義卻可能大得多,

尤其長遠來看。

隨著時間過去,微小改善所能造成的變化非常驚人。

算起來是這樣的:

如果每天都能進步百分之一,

持續一年,最後你會進步三十七倍;

相反地,若是每天退步百分之一,

持續一年,到頭來你會弱化到趨近於零。

起初的小勝利或小倒退,

累積起來會造就巨大差異。

 習慣就是「自我改善」這件事的複利。

如同錢財透過複利加倍,

習慣的效果也在你重複執行的過程中加倍。

隨便挑一天來看,

習慣的效應似乎很小,

但幾個月、甚至幾年下來,

它們就可能造成極巨大的影響。

唯有兩年、五年,

或者十年之後回頭看,

好習慣的價值與壞習慣的代價才變得極為明顯。

 

●主流觀點認為,

若要得到人生中想要的事物—練

出更美的身形、建立成功的事業、

多放鬆少煩憂、花更多時間與朋友家人相處—

最好的方法就是設定可行的確切目標。

多年來,我也以這樣的方式面對習慣,

每個習慣都是一個要達成的目標。

在學校要取得什麼成績、在健身房要舉多少重量、

在生意上要賺多少錢,

我為這些事情設立了目標,

然後成功達成幾項,

未能達成的卻有許多。

到頭來,

我發現成果與我設定的目標沒有太大關係,

卻與我遵循的系統息息相關。

系統與目標有何不同?

一開始讓我認知到這個差異的,

是創作《呆伯特》的漫畫家史考特.亞當斯:

目標是你想要達到的成果,

而系統是讓你達到那些成果的過程。

 

●目標的達成只能暫時改變你的生活。

關於改善,這便是有悖於直覺之處。

我們覺得需要改變結果,

但結果並非問題所在,

我們真正應該改變的,

是造成那些結果的系統。

從結果面著手,只能暫時解決問題;

想要永久改善,就必須從系統面下手。

修正輸入,輸出自會有解。

 

●你會發現習慣就是通往身分認同轉變的道路,

要改變你是什麼樣的人,

最實際的方法,就是改變你做的事。

-每次寫了一頁,你就是個作家。

-每次練小提琴,你就是個音樂家。

-每次去健身,你就是個運動的人。

-每次激勵員工,你就是個領袖。

每個習慣不只產生成果,還教導你更重要的事:

信任自己。你開始相信自己真的可以完成這些事。

當選票累積,證據開始轉變,

你對自己述說的故事也開始有所不同了。

 

●行為改變四法則:

1.讓提示顯而易見

2.讓習慣有吸引力

3.讓行動輕而易舉

4.讓獎賞令人滿足

 

●如何戒除壞習慣

1.讓提示隱而不現

2.讓習價毫無吸引力

3.讓行動困難無比

4.讓後果令人不滿

 

●一個小改變可以顛覆你的人生嗎?

你不太可能給出肯定的答案。

但假 如你再做了一個小改變呢?

再一個呢?再一個呢?

到了某個時間點,

你不得不承認自己的人生被一個小改變顛覆了。

習慣改變的聖杯並非單一一次百分之一的進步,

而是上千次的累積。

一連串原子習慣堆疊在一起,

每一個都是整體系統的基本單位。

一開始,

小進步或小改善可能看似毫無意義,

因為很容易被系統的重量沖掉。

就像一枚硬幣不會讓人致富,

一個正面改變,

例如每天靜心一分鐘或閱讀一頁書,

也不太可能造成值得注意的差別。

然而,當小改變持續層層疊加,

人生的天秤就會開始傾斜。

每一次的進步或改善都像在天秤正面的那一端放上一粒沙子,

慢慢讓事情倒向對你有利的那一方。

若能堅持下去,

最後,你會抵達一個轉捩點。

突然間,堅持好習慣變得輕而易舉。

系統的重量不再對你不利,而是為你所用。

 

~詹姆斯‧克利爾(James Clear)/專門研究習慣、決策及如何持續進步的作家與講者,文章散見於《紐約時報》《時代雜誌》及《創業家雜誌》,也曾登上CBS電視節目《今晨》。
~《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
~《Atomic Habits: An Easy & Proven Way to Build Good Habits & Break Bad Ones》

 

#原子習慣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閱讀筆記
#閱讀筆記 #Reading

 

【博客來購買《原子習慣》】

【金石堂購買《原子習慣》】

 

【偶希都理】
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閱讀筆記/日文教學/電影筆記/環遊世界旅遊,
歡迎訂閱分享,一起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Matters】

https://auth.matters.news/@scart1020
【偶希都理~痞客邦】
https://singletravelersu.pixnet.net/blog
【偶希都理 閱讀筆記~方格子】
https://vocus.cc/ohitori_book/home

 

【作者~廖慧淑(Su)】
譯者/作家/旅人,
日文翻譯、口譯及寫作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總計造訪過40國n座城市。
 #偶希都理 #廖慧淑

 

如果您喜歡我分享的內容,
請幫我在下方拍手區按圈圈裡的拍手圖案5次!
您只要註冊/登入帳號(fb、google帳號都可),
可贊助我的文章且完全不會花到錢,
回饋由 Likecoin 基金會出資!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偶希都理 的頭像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