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
《首爾大學一開課就秒殺的邏輯寫作課》
★「閱讀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敏,而寫作使人精確。」
這是英國哲學家培根的隨筆集,
《論學問》當中收錄的一段話。
無論培根為何這麼說,
這句話確實包含了教學方法的精髓,
也就是說,
閱讀、聽講、討論和寫作等應該要齊頭並進。
●文章有各式各樣的類型,
但本書討論類型則是「包含個人主張的論述文章」。
那什麼是「包含個人主張的論述文章」呢?
指的是,
將探求知識的內容,用能與他人溝通的形式,
將這個領域的知識系統化或延伸擴張的文章。
而且要注意,只有「形式相像」是不夠的,
還必須獲得該相關領域專家的認可才行。
若想寫出這樣的文章,就必須勤加練習,
寫出同時包含專業知識,
也能讓其他人理解的文章。
為什麼以傳授知識為主的大學教育,
會反而阻礙「探索知識」的初衷?
因為光閱讀或觀察特定領域裡所進行的研究,
是不夠的!
若要「探索知識」,
必定要認真去考察,
閱讀或觀察時所浮現的想法,
例如:「從它身上能找出什麼樣的意義呢?」
「接下來還要思考什麼呢?」等,
不僅如此,
也要把答案都找出來才行。
因此,如果不把這些過程,
用文章的形式記錄下來,
是很難達成「探索知識」的。
這時,你會發覺到,
文章裡應該涵蓋的內容:
就是提出自己目前在這個領域中理解的知識水準,
以及發展方案。
●就像口渴時,若咕嚕咕嚕的灌水,很容易嗆到一樣。
不能因為很有興趣,
就盲目的大量閱讀,而是應該將閱讀或觀察的內容,
整理成自己能夠理解的內容,
然後再重新閱讀才對。
愈是誠實表現出自身狀態(理解力)的文章,
之後須改正的部分,就會愈明確,
而這些整理好的內容,
就是寫作者重要的知識財富。
之後必要時,可將內容翻出來,
找出理解錯誤的部分,
加以修正,還可能重新將探究的角度,
導向更有生產力的方向。
●開始寫作前,必須留意的四個要點
1.表述個人主張之前,應先爬梳前人的思考脈絡。
2.個人主張要有論證做為根據,才能站得住腳。
3.學習正確的引用方式,避免文章涉入剽竊問題。
4.想讓文章脫穎而出,必須留意主張的獨創性。
●若想養成寫作習慣,要「刻意練習」,有以下幾點特徵:
1.從經由確認有某種程度效果的方法開始,
逐漸提高難度去執行。
2.訂定明確且具體的目標,
慎重的按照計畫進行。
3.創造並活用有效的心理表象
(大致描繪出對於寫作的目的或完成其目的的形象)
4.透過反饋來改變行動,
專注改善及提升現有技術。
●好的文章該是雅俗共賞
雖然很難定義何謂「好文章」,
但大家提到好文章時,通常會說要「容易看懂」。
「易懂」這一點,在音樂或飲食上也是如此,
雖然也有那種一開始不受青睞,
後來卻大受歡迎的情況,
但通常被歸類為好文章、好音樂或美食,
確實是那些一開始就吸引大眾目光的。
那麼一篇「好文章」具有哪些特徵呢?
1.題目很重要。比起老生常談,
應該挑選能引起他人興趣、吸引眾人目光的題目下手。
2.導入的部分要提出有趣的故事、具挑戰性的問題或犀利的分析,
以吸引讀者繼續看下去。
3.如果可以的話,
最好把只有作者知道的個人軼事也包含進去,
這種軼事能表現出作家的率真,
若是愈能讓讀者產生共鳴,效果就愈大。
4.提出具體事例來說明抽象的概念。
若無法提出具體事例,
可能就是因為作者也沒有完全理解抽象的概念。
此外,適當的利用表格或圖表,
將訊息壓縮成一目了然的資料會更好。
●四種思考方式,幫助提出獨創性主張
1.展開新主張的基礎,
在於回應他人的文章。
2.三個重點-
必須全面觀察研究領域,才能找到遺漏的部分/
為了確認主張的獨創性,
即使找到屬於自己的主張,
也不能斷言,這就是獨創性的主張,
只是具有可能性而已,
若想確認,必須廣泛觀察相關研究/
要想提出自己的主張,必須要有背景知識,
因為知識的探索不是真空狀態,
而是要以前置研究為基礎,
而確保這一連續性的工作,
就是透過概觀前置研究來進行的。
3.活用論證圖表,讓複雜關聯一目了然。
4.逐步縮小範圍,讓主張更聚焦。
●有邏輯的文章5步驟
1.具體提出自己的看法
舉例來說,若討論「廢除死刑」這個議題,
必須先具體寫下自己的看法。
2.分析他人的主張和根據
分析贊成方和反對方的論述,
並且做出簡單的摘要。
3.進一步深化思考
思考正反雙方的主張中,
各有哪些論據與優缺點,
進一步提出自己的觀點。
4.表達支持或批判的立場
表達自己是站在贊成方或反對方的立場,
並說明理由及其根據。
5.論證、反駁、再反駁
若之後有人反駁你的觀點,
那就要「再反駁」,提出論證以捍衛主張。
●活用大綱,
可以讓我們思考文章的整體結構,
並配置具體內容。
寫作,與其從序論的第一句話開始,
不如先寫出想寫或可以寫的內容,
然後將其安排在適當的位置。
葛拉夫和柏肯斯坦將自己的想法壓縮成一句話,
並擴展成以下這樣的大綱。
最近關於_的討論中,爭論的焦點是_。
有群人主張__。
按照這個觀點,是_。
但是其他人卻主張_,
根據強力支持該見解的_表示,
按照此一見解,是_。
概括來說,
爭論的焦點在於對_認知與否。
我的看法是_。
雖然我承認_,
但我依然抱持_的立場。
舉例來說,像是_,
有人會以_來反駁,但會回應為_。
這個爭論點由於_而非常重要。
~朴注勇/首爾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首爾大學一開課就秒殺的邏輯寫作課:提筆就寫出獨到觀點、清楚表達意見, 又能強烈說服他人的技巧大公開》
~《생각은 어떻게 글이 되는가》
#首爾大學一開課就秒殺的邏輯寫作課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閱讀筆記
#閱讀筆記 #Reading
【偶希都理】
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閱讀筆記/日文教學/電影筆記/環遊世界旅遊,
歡迎訂閱分享,一起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Matters】
https://auth.matters.news/@scart1020
【偶希都理~痞客邦】
https://singletravelersu.pixnet.net/blog
【偶希都理 閱讀筆記~方格子】
https://vocus.cc/ohitori_book/home
【作者~廖慧淑(Su)】
譯者/作家/旅人,
日文翻譯、口譯及寫作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總計造訪過40國n座城市。
#偶希都理 #廖慧淑
如果您喜歡我分享的內容,
請幫我在下方拍手區按圈圈裡的拍手圖案5次!
您只要註冊/登入帳號(fb、google帳號都可),
可贊助我的文章且完全不會花到錢,
回饋由 Likecoin 基金會出資!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