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

《思考的法則:打造美好習慣的100個練習》

 

★請記住:你沒有義務去做書中提到的任何事─你去做只是因為你想要做。

讓我們把負荷量維持在可以勝任的程度,你才會持續想要做。

 

●如何獨立思考?

-離開同溫層

-不要害怕

-思考其動機

-小心自利心態

-保持心境平穩

-不可輕信於人

 

●「我思故我在」(I  think, therefore I am),法國哲學家笛卡兒(Descartes)的名言如是說。

他是藉由這句話指出:正因為我們有能力質疑自己是否存在,於是可推知我們是存在的。

這樣的思路未免哲學味太重,不過這句話點出一個事實,那就是思考能力乃是與我們生而為人的根源同在的。

 

●在日常生活中,與思考有關的一切往往都離不開習慣,我們只要醒著就在思考,因而早已習以為常,不再察覺自己的思考方式已經變得懶散、草率。

如果我們想要正確無誤地表達自己的意念,必須更有效地掌握大腦的運作才行。

只要養成好習慣,掌握大腦的運作一點都不吃力。

 

●養成關注思考的習慣,實際上即是不斷向自己提出問題,然後觀察你所得到的見解如何影響你的心智發揮作用。

 

●太多人困在一心一意只想著應該和別人一樣才行。這是怎麼回事?

你認為「最好和別人不同」跟「最好不要和別人不同」之間的界線在哪裡?

告訴你吧,根本沒有那一條線。

只要你能以尊重的態度待人,相同或是有別都是可接受的。在個人的層次,你當然會想要解決任何阻礙你享受人生的個人特質。

但這些特質並沒有錯,只不過是因為它們對你沒有幫助。

 

●世上沒有所謂「正常」這回事,若是有的話,世界會變得超級無趣。所以,假如你發現自己跟其他人想得不一樣,那就慶祝一下吧。

永遠不要對自己說:「我不正常」,除非你是在讚揚自己。

任何人批評你和別人的差異,你都可以不屑一顧。

如果對方是你在意的人─家人、老闆─你想這麼做會很吃力,這點我能理解。

可是,重點在於這是他們自己的想法,而且想錯了。

只要不會傷害到任何人,誰都可以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

 

●最有效的策略是在這些習慣開始形成時,就能盡早發覺而立即採取行動避免。

從現在就開始吧,最容易打破習慣的時刻,是在它開始之前。

因此,打從你第一次想回到樓下檢查大門是否鎖好,即注意到自己正在形成習慣,此時就得對它喊停。

請轉移你的注意力,唱首歌、去洗澡─任何對你最有用的行為都好。此刻便是行動的時機。

 

●假如你開始限制思考,便無法讓它自在漫遊。請繫好安全帶,我們即將從事嚴肅的思考。

再想一想...不用繫安全帶啦。

無論你選擇何種方式、往哪個方向,假如你開始限制思考,便無法讓它自在漫遊。

然而,自在漫遊是創意思考的關鍵。

即使是最不可能的路徑、最沒有希望的想法、最意料之外的思考,亦能為你的尋尋覓覓帶來開悟的時刻。

 

●如何解決問題?

-杜絕情緒干擾

-確定問題是真的

-要抓對問題

-放鬆

-不勉強接受第一個答案

-好像有道理就值得想一想

-尋找入口

-不要陷在泥淖中

-嘗試新角度

-不要驚慌失措

-求助

 

~理查.譚普勒(Richard Templar)
~《思考的法則:打造美好習慣的100個練習》
~《The rules of thinking》

 

#思考的法則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閱讀筆記
#閱讀筆記 #Reading

 

【博客來購買《思考的法則》】

【金石堂購買《思考的法則》】

 

【偶希都理】
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閱讀筆記/日文教學/電影筆記/環遊世界旅遊,
歡迎訂閱分享,一起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 閱讀筆記~方格子】

https://vocus.cc/ohitori_book/home
【偶希都理~痞客邦】
https://singletravelersu.pixnet.net/blog
【偶希都理~Matters】
https://auth.matters.news/@scart1020

 

【作者~廖慧淑(Su)】
譯者/作家/旅人,
日文翻譯、口譯及寫作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總計造訪過40國n座城市。
 #偶希都理 #廖慧淑

 

如果您喜歡我分享的內容,
請幫我在下方拍手區按圈圈裡的拍手圖案5次!
您只要註冊/登入帳號(fb、google帳號都可),
可贊助我的文章且完全不會花到錢,
回饋由 Likecoin 基金會出資!

arrow
arrow

    偶希都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