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

《不順意的日子,順心過》

 

★雖然我們既無法預測,也不能掌握下一刻會發生什麼事、發生時又有什麼感受,但我們如何反應,卻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克服自己的慣性,不會在一夜之間成功。假如你有一個強烈的習性,貪吃某一種食物,那就很難從今天開始絕口不吃。

 

●如果我們不怪罪他人,也不走其他逃避之道,只感受自己淌著血、如生肉般的脆弱面,那麼我們就能進入一處空間,呈現出自己最美好的部分。

 

●我們只有學著完全接納自己的方方面面,甚至是心智和心靈最負面的元素,才能學到完全接納他人。

 

●你越願意踏出舒適圈,生命就越自在。過去會引起恐懼和憎惡的情況,現在鬆動了;反過來說,如果你一直待在舒適圈,圈子又會縮小。

 

●引用八世紀的佛教聖者寂天菩薩的話,他建議我們不讓情緒升高,就是「像一個木樁」。他列出了很多激怒我們的情況,建議當這些情況出現時,別行動、別說話。人們往往把這個建議詮釋為壓抑,其實重點是,若像一個木樁,會阻斷我們慣性反應的動能,慣性反應通常只會使事情惡化。我們不按本能反應,只是跟剛生起、動盪而顯著的能量共處,充分感受當前的感覺。這會使過程慢下來,騰出一些空間,給我們機會辨明內心的過程,然後做出有別於以往的反應。

 

●只要我們不再尋求生死世間的熟悉感,不再抗拒沒有賦加意義的無立足點之感,空性就成為驚嘆、無窮、無限空間的經驗。

 

●當你更熟習每一個剎那的生與死,還會發現其他的好處:你會洞察到,重新開始的機會一直都有,而且無窮無盡。在每一個新的剎那,一個生命結束,另外一個生命開始,意味著你一直有另外一個機會,絕對不會卡在裡面進退不得。

 

●我們可以問自己幾個問題,以準備未來的到來。當不受歡迎的事件發生,我會怎麼做?我會如何自處?我能夠保持穩定的心智和慈愛的心靈,適應當時的痛苦,因而利益自己和社會,而非造成阻礙嗎?我如何回應疾病、重大失落、侮辱和不尊重?當環境或政治局勢惡化,我會驚慌失措,宣洩仇恨、恐懼或自責的情緒嗎?還是我會因為素來的修行,而能充分體會當時的感受,然後理性而且人性地行動?逆境會引發我最低劣的素質,還是帶出我最好的素質?

 

●尊者達賴喇嘛說:「老的假裝年輕,愚蠢的假裝聰明,不如還是如實的好。」

 

~佩瑪‧丘卓(Pema Chödrön)
~《不順意的日子,順心過》
~《Welcoming the Unwelcome: Wholehearted Living in a Brokenhearted World》

 

#不順意的日子順心過
#WelcomingtheUnwelcome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閱讀筆記
#閱讀筆記 #Reading

 

【博客來購買《不順意的日子,順心過》】

【金石堂購買《不順意的日子,順心過》】

 

【偶希都理】
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閱讀筆記/日文教學/電影筆記/環遊世界旅遊,
歡迎訂閱分享,一起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 閱讀筆記~方格子】

https://vocus.cc/ohitori_book/home
【偶希都理~痞客邦】
https://singletravelersu.pixnet.net/blog

 

【作者~廖慧淑(Su)】
譯者/作家/旅人,
日文翻譯、口譯及寫作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總計造訪過40國n座城市。
#偶希都理 #廖慧淑

 

如果您喜歡我分享的內容,
請幫我在下方拍手區按圈圈裡的拍手圖案5次!
您只要註冊/登入帳號(fb、google帳號都可),
可贊助我的文章且完全不會花到錢,
回饋由 Likecoin 基金會出資!

arrow
arrow

    偶希都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