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

《我的日常,令你傻眼!?這世界和你想的不一樣。》

 

★這些人和你我一樣住在地球上,每天,他們過著和我們不一樣的生活!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充滿了「理所當然」的事。但這些「理所當然」, 在某些人的眼裡可能會成為「豈有此理」。在印尼,徒手吃飯才是「理所當然」;在南太平洋島國的萬那杜人,再冷也不穿衣服才是「理所當然」。在法國人的心裡,下雨不用撐傘才是「理所當然」。我們的「理所當然」,在別人的眼裡可能是「不可置信」;而別人的「理所當然」,我們可能也會認為「怎會這樣」?

 

●從前沙烏地阿拉伯的載客飛機,客艙就像公共澡堂一樣,正中央有一面隔板,將男人和女人的座位分成左右兩邊。在伊朗,就連公車也設有男女專用座位,不僅前後分開,出入口也不一樣。火車亦是分成男性和家庭專用車廂,以及女性專用車廂。就連搭乘轎車,男人也要避免坐在家人以外的女人身邊。當男性上司帶著數名女性屬下搭車時,上司得坐在副駕駛座(一般觀念是由身分較低的人坐)。男女從小學就完全分開,女人禁止參觀男學生的體操教室,即使是母親也不行,不僅如此,女人還禁止觀看男子足球比賽,男女分離的政策執行得非常徹底。

 

●日本人認為一起洗澡是種「坦誠相見」的行為,能夠讓人和人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親密,因此不管是在公共澡堂還是溫泉,日本人都不認為和陌生人一起洗澡是件奇怪的事情,但是對於這世界上許多民族來說,被他人看見裸體可是相當丟臉的事,十分尷尬。而且日本人還認為在孩子年幼的時候,爸爸和女兒一起洗澡,或媽媽和兒子一起洗澡,是親子之間的良好互動。但是在其他許多民族的眼裡,這是非常不知羞恥的事。

文章標籤

偶希都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是什麼日?】
9月15日
International Day of Democracy
【國際民主日】
国際民主主義デー(
こくさいみんしゅしゅぎデー)

 

今天9月15日是「國際民主日」。

該紀念日於2007年由聯合國大會決議制定,旨在促進大眾的民主意識,第一個國際民主日於2008年開始。

 

#今天是什麼日?

文章標籤

偶希都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閱讀筆記

《如何在網路時代好好說再見:從直播告別式到管理數位遺產》

 

★Hello World,自從進入網路時代,我們便不斷累積在網路上生活的痕跡;Goodbye World,當人生走到終點,我們又該如何面對與處理這些遺留的資產?

 

●在網路時代裡,有些東西或許會「活」得比你的肉體還要久—你的臉書帳號(到了2099年,可能會有大約50億個已經過世的人仍然保存著他們的臉書帳號!)、部落格、YouTube頻道,還有你的網路銀行帳號和數位購買紀錄。這些有可能牽涉到法律上的繼承問題。例如:在我們離開之後,我們的小孩可以合法的登入我們的臉書帳號嗎?比特幣帳戶是可以繼承的嗎?目前世界上的法律規章幾乎都是根據網際網路存在前的財產概念去訂定的,而網路世代的來臨也對法律造成很大的衝擊。

 

●太陽在資訊時代升起的每一天,象徵「隱私」被扔進數位時代這個炙燙文明坩鍋的日子又多了一天:你我的隱私極限日復一日承受最嚴峻的挑戰。在網路環境中,「隱私」的複雜程度似乎呈現另一種全新狀態,其性質不斷地改變或扭曲,並且總是離不開多方辯論和審查。好幾個世代以來,不論在法律或一般認知上,眾人理所當然地認為,隱私權和其他人權都屬於「自然人」(也就是活人)的權利;一旦嚥下最後一口氣,死者即放棄了隱私權,而他們確實也不再需要它了。隱私權某種程度與自主權有關,既然人都死了,也就談不上什麼「自主」了。但現在,請你不限領域、隨意找幾位專家,讓他們試著就「死人到底有沒有隱私權」給出明確答案。當然,你們可能得先定義何謂「死亡」:是「肉體」抑或「社交」意義上的死亡?就算確立定義,你依然可能得到數種不同的解釋,陳述死者何以擁有或沒有隱私權,而這些答案,全都似是而非。

 

●佛洛伊德在1917年寫下<哀悼與抑鬱>時,對於如何化解失落的哀傷、與逝者道別,他提倡的是一種線性、階段式的過程。從許多方面來說,佛洛伊德都是他那個時代的產物:針對「哀傷」這個主題,不論他的立場與其個人經驗有多背道而馳,或多或少都呈現了工業革命的價值觀有效率的功能型社會,眾人目光灼灼,持續邁向更好、更健康、更豐饒富足的生活。生活是屬於「生者」的,至於逝者,就請移駕郊區或鄉間,駐留墓園大門後吧。我們可以把過去200年視為生與死(包括實質空間與心理狀態)的一場漫長、漸進的分手過程。但近年情勢不變,甚至不是任何人刻意為之的結果;這種情況在近10年內愈來愈明顯,顯示人類正置身於充滿 致命快感的狂歡派對中,而且還是一場連策劃者都不明所以的驚喜派對。這場派對的確實起始時間不明,但毫無疑問在2006年一飛沖天:那年,我們開始認真且適切地運用科技,讓逝者留在生者頻繁活動的空間與場所,令其駐足流連。

文章標籤

偶希都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尋人・西門少女】

【臺灣旅遊・展覽】尋人・西門少女

超級久違的西門紅樓,以往2樓的文創店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有點類似常態展的長期特展,感覺有點像是為展而展的特展(好像有點拗口…),也像是為了填空隙的展。

【臺灣旅遊・展覽】尋人・西門少女

特展以「尋人」為開端,特別選出5篇跨世代的小說作為線索,林懷民〈蟬〉(收錄於《蟬》)/白先勇《孽子》/寵物先生《虛擬街頭漂流記》/林佑軒〈紅CK〉(收錄於《崩麗絲味》)/張郅忻《海市》,透過5個展間呈現小說角色與景觀,藉由再現文章場景,讓觀者尋找那個心中的西門少女。

【臺灣旅遊・展覽】尋人・西門少女

老實說,5篇小說中只讀過白先勇的《孽子》,其餘都沒讀過…無法感受重現場景的魅力,若是能先全部讀過,或許會更有感覺…只能說此次參觀,看的時候不知所以然,真的無感…

【臺灣旅遊・展覽】尋人・西門少女

地點:西門紅樓2樓(臺北市萬華區成都路10號)

展期:即日起至2022/12/31

文章標籤

偶希都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閱讀筆記

《如果「那一天」終於來了…:侏儸紀公園開幕、全球網路斷線、海裡再也沒有魚…》

 

★我們現在所處的世界暫且安穩,然而根據種種線索,我們已能嗅到危機正在蠢蠢欲動。無可否認地,人類愈來愈掌握不住未來,而且惴惴不安,可能導致世界大亂的各種事件就近在眼前。BUT,人生中最重要的或許就是這個BUT,你是否認真思考過這些極端事件發生的可能性?這些事件真的那麼恐怖嗎?發生後又會影響我們的生活多少?

 

●說到預測未來,其實真的很難把一切都攤在陽光下,畢竟有太多令人不安的真相投下了陰影。

 

●英國終於廢除君主制度?

如果一個新國家搬出保守派的新詞彙,稱自己為「共和國」 (republic),那也算是某種「善意」。這是你向世界宣告你不是獨裁政體的方法—你的國民表面上可以掌控自己的命運。你看,我們不就有朝鮮民主人民共和國(北韓)嗎?這很奇特吧!用聽起來像是共和國的名稱來遮掩它其實是獨裁國家的事實。不管共和制到底能為社會的福祉實現什麼,在名義上建立一個共和體似乎是個還不錯的公關手法。

 

文章標籤

偶希都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