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

《零阻力改變:華頓商學院爆紅行為科學課,直擊內在弱點,高效自我成長》

 

★說到改變行為,

你的對手並不在網子的另一頭,

而是在你腦子裡。

閱讀筆記《零阻力改變:華頓商學院爆紅行為科學課,直擊內在弱點

●得虧大眾對行為科學的興趣急速茁壯,

在這二十年來,新研究和新資訊爆炸般增生,

TED演講、書籍、工作坊、應用程式等各種工具出現,

有助你改變自己的行為習慣,

同時鼓勵他人跟著這麼做。

但是,你也可能注意到了,

許多廣受吹捧的方法不見得能真的幫助你,

或有助他人改變。

手機裡雖然下載了設定目標的輔助程式,

但你還是又忘了按時服藥。

每天的工作進度雖然已事先安排好了,

但那份應該交給老闆的重要季度會報,

你還是又遲交了。

即使有報名獎金作為誘因,

你的員工依然不懂得善用公司贊助的教育課程或退休福利。

這些設計來刺激改變的工具和技巧,

為何總是會失敗?

改變本身就是難事,

這是一個答案。

但另一個更好的答案是,

你是否找到合宜的策略。

就像阿格西徒然浪費多年時間、

用錯方法打網球而埋沒自己的潛力,

我們在嘗試改變時也常常採用了錯誤的策略。

和阿格西一樣,

我們傾向尋找能快速一擊致勝的解決辦法,

卻未曾看清對手的特質。

然而,是否能為自己帶來最佳勝率,

一大關鍵在於評估對手實力,

再依照不同情境來發想專屬的策略,

克服你面臨的特定考驗。

確保成功的途徑不是一體通用的,

你必須配合對手來改變自己的策略。

 

●網球界有一套廣泛適用的教科書打法,

理論上很有效:

強力發球、左右抽球讓對手兩邊跑、有機會就上網截擊。

這些策略並不差,

但若你像吉伯特一樣是戰略高手,

你更會懂得利用不同對手各有弱點的優勢。

也許你現在迎戰的球員不擅長反拍低截球,

你就能以這個球路一次次折磨對方,

勝利也更容易手到擒來。

改變行為也一樣。

你可以採用多數情況下都管用的萬用策略。

立定困難的目標,再拆解成個別的步驟。

具體地想像成功,

遵照暢銷自助書中列舉的建議,

努力建立習慣─

不論是小習慣、原子習慣,

或作為基本原則的習慣。

不過,要是你能量身訂做自己的策略,

你更可以快速地邁向成功:

挑出妨礙進步的弱點,

再給它一記重拳。

 

●新起點效應:回到白紙狀態,最容易改變。

-改變的一個理想時機,

就是在新起點之後。

-新起點能提升改變的動力,

讓人重回白紙狀態,

或給你歸零的印象;

將以往的挫敗更清楚地留在過去,

增加你對未來的樂觀希望。

新起點也能中斷壞習慣,引導你以更宏觀的角度思考人生。

-新起點可以是月曆上代表起始的特定日期

(新的一年、新的一季、新的月份,或新的一星期),

如生日或週年紀念日。

意義重大的人生事件也能觸發新起點,

例如一場健康危機,或搬到新的城市。

另外,重置(你用以記錄自身表現的評量數字歸零重算的時候)

也能當作新起點。

-新起點雖然能刺激你做出正向改變,

但在本來就進展順利的時候,

新起點也可能打斷你,抵銷你的進步,所以務必要留意。

-新起點過後也是鼓勵他人追求正向改變特別有效的時機,

包括員工、朋友或家人。

 

●誘惑綁定法:

把苦差事變好玩,

克服先樂後苦的衝動。

-當下偏誤(又稱為衝動),

就是偏好立即獲得滿足、勝過長遠上更大回報的傾向,

對改變是有害的阻礙。

-魔法保母說得對,

添加「一點樂趣元素」讓追求目標也能帶來即刻的滿足,

有助於克服當下偏誤。

- 「誘惑綁定法」是

在你完成一件往往不想去做卻正確或有價值之事(例如運動)的同時,

才允許自己去做一件快樂但有罪惡感的事(例如追劇)。

誘惑綁定法可以一次解決兩個問題。

第一,有助於減少你過度耽溺於誘惑之中;

第二,可以增加你花在有益於長遠目標之活動的時間。

-「遊戲化」

是讓追求目標的過程能立即到滿足的另一個方法,

方法是加入有如遊戲的元素,

例如象徵性獎勵、競爭感、積分排行榜,

把一件非遊戲的事變得更吸引人,也比較不單調。

-遊戲化只有在玩家們對遊戲「買單」時才會產生效益。

如果玩家覺得自己是被強迫要參與遊戲,

很有可能會產生反效果。

 

●承諾機制:

解決拖延毛病、確實達成目標的祕密

-當下偏誤常會導致我們拖延不做有助於長遠目標的苦差事。

-針對這個問題,

一個有效的解決方法是預先考慮到誘惑,

然後設計限制(即「承諾機制」)來中斷惡性循環。

每當你為了長遠目標去做某些減損自由的事,

就是在使用承諾機制。

定存賬戶即是一例,

防止你在達到存款目標之前就把錢提領出來。

-現金承諾機制是一種用途廣泛的承諾機制。

創造金錢動機刺激你達成目標,

讓你押上金錢做賭注。假如不成功就會被沒收。

-公開立誓是「軟承諾」的一種形式,

可以提高未能實現目標的心理代價。

這種方法意外地有效,不過效果比不上「硬承諾」,

後者包含更具體的懲罰或限制。

-我們可以為自己施加能幫助成就目標的代價,

有軟性懲罰(例如公開宣示目標或完成期限)

及硬性懲罰(例如失敗必須交錢)。

此外,還有軟性限制(例如用較小的碗盤飲食)

及硬性限制(例如把錢存入定存帳戶)。

愈是軟性的懲罰或限制,

愈不容易幫助改變,但實行起來比較愉快。

-相較於偶爾許下的較大承諾,

許下頻繁的較小承諾更有效益,

即使加總起來等同一樣的承諾

(例如,每天存下5美元,等同一年存下1825美元)

-不是每個人都能理解自己能從承諾機制受惠。

不理解的人(「天真型」)

往往高估自己單憑意志力迴避誘惑的能力。

理解的人(「成熟型」)

則處在更有利的位置,

更可能在人生中做出改變。

 

~凱蒂‧米爾克曼(Katy Milkman)/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James G. Dinan教授、嘉信集團大眾行為經濟學Podcast節目Choiceology主持人、國際判斷決策學會前主席,以及「行為永久改變倡議」的共同創辦人兼共同總監
~《零阻力改變:華頓商學院爆紅行為科學課,直擊內在弱點,高效自我成》
~《How to Change: The Science of Getting from Where You Are to Where You Want to Be》

 

#零阻力改變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閱讀筆記
#閱讀筆記 #Reading

 

【博客來購買《零阻力改變》】

【金石堂購買《零阻力改變》】

 

【偶希都理】
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閱讀筆記/日文教學/電影筆記/環遊世界旅遊,
歡迎訂閱分享,一起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 閱讀筆記~方格子】

https://vocus.cc/ohitori_book/home
【偶希都理~痞客邦】
https://singletravelersu.pixnet.net/blog
【偶希都理~Matters】
https://auth.matters.news/@scart1020

 

【作者~廖慧淑(Su)】
譯者/作家/旅人,
日文翻譯、口譯及寫作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總計造訪過40國n座城市。
 #偶希都理 #廖慧淑

 

如果您喜歡我分享的內容,
請幫我在下方拍手區按圈圈裡的拍手圖案5次!
您只要註冊/登入帳號(fb、google帳號都可),
可贊助我的文章且完全不會花到錢,
回饋由 Likecoin 基金會出資!

arrow
arrow

    偶希都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