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
《遺書教我的事》
★寫下你的在意、失落、悲傷、焦慮和感謝,
你需要的安慰、靈感與答案,
都在遺書裡得到解答。
●億萬富豪也會得憂鬱症,
連心理專業也不敢說憂鬱症百分百不會上身。
個性陽光正向,
並非憂鬱症的免死金牌,
因為有陽光的地方也會有陰影存在。
想走出痛苦,
得要先走進去,
好好經歷。
寫遺書是一種方式。
文字自有其生命,
在道歉、道謝、道愛、道別的書寫過程中,
常常會出現我們意想不到的轉折與結尾。
這種梳理能照見很少被看見的心靈角落,
某些好久不曾想起的人與事可能浮上意識,
藉此生命軌跡愈來愈清晰。
●落筆不難,從想像開始。
想像自己跟一位或多位親近的家人朋友訴說,
他可能是你愛的人、你的父母親,
或者某些特別的朋友們。
想像是你最後一次可以與他們對話,
你想說些什麼?
在這個過程,
你會發現原來這些人事物之於你意義是如何,
以及你原來不想錯過的事。
如同確認曾經走過的路,
也能以此思考「我是誰」。
試過一次,
也許會有讓自己驚訝的感想。
意識到死亡存在會讓你
更有意識地感覺到自己與世界的關係,
重新檢視自己的成長路途和告別方式,
並體會內心真正的渴望。
●2008年,我在香港憂鬱症最嚴重的時候,
決定辭職回台灣。
那段期間,
曾經整整一個月沒有踏出家門一步,
都是叫外送或我媽媽拿東西給我。
我不能想事情,
因為一想就會想到負面,
覺得自己很沒用,
達不到老闆的期許,
對不起爸媽,
甚至會想要自殺。
媽媽叫我去看醫生,
但情緒低落的我根本不想求診。
我很怕煩,也叫我媽不要煩我,
只能藉著一直追影集來麻木自己。
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
我媽只好假裝自己是病人,
把我的症狀轉述給精神科醫師,
拿醫師對症開的藥回家給我吃。
吃了大約二個多星期的藥之後,
我的情況開始好轉,
這才稍微有動力,
開始會想要做事情。
因為憂鬱症真的很痛苦,
想自殺的念頭也很要不得,
畢竟那會令父母及親友太傷心,
於是我下定決心要更珍惜自己的生命,
告訴自己:「一定要努力走出憂鬱症!」
吃了藥情況稍有好轉之後,
便開始了一趟不回頭的療癒旅程。
●由於憂鬱症真的很容易復發,
經過不斷摸索、學習,
我深切體悟到,
提昇自我覺知能力變得格外重要,
一旦意識到自己的憂鬱症好像快復發了,
就要馬上調整生活型態及作息,
像是不要過勞、應酬要減少之類,
把即將爆發的情緒火山,
想辦法降溫、紓緩,
這樣才能減少復發的機率。
而要提昇自我覺知能力,
探究生命的真理便是管道之一。
以我自己來說,
上完前面提到的種種課程,
的確大大提昇了我的覺知能力,
因此當我知道快復發的時候,
就會及時自我調整,
這是和憂鬱和平共處的重要關鍵。
因此我想以過來人的身分,
奉勸罹患憂鬱症的朋友們不要輕易放棄,
只要你認真找,一定會有適合自己的方法。
要相信自己一定會康復的,
只是需要花一點時間和力氣。
如果你因為情況較嚴重,
根本什麼都不想做,
但最低限度也是需要看醫生吃藥,
有動力之後再慢慢做一些會讓自己開心的事情,
找一些適合自己的興趣和活動,
培養一些新的紓壓方式。
●讓自己快樂的方法,
除了從生活中找樂趣的「利己」活動,
透過幫助別人的「利他」行為,
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畢竟有時候為了幫助別人而努力,
反而會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去做,
產生另一種「忘我」。
●當你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
如果是開心、歡喜的,
在那個當下,
你就不會去想到煩人的事情。
對你來說,那會是什麼呢?
或許可以回想過去的生命體驗,
你在做什麼事情的時候,
是忘我而喜悅的?
也或者,可以開始培養新的興趣,
例如:運動。
運動時大腦會分泌腦内啡,
是公認極好的紓壓方式。
~趙士懿 Tommy/香港寶來證券公司總經理;採訪撰文/陳秋華
~《遺書教我的事》
#遺書教我的事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閱讀筆記
#閱讀筆記 #Reading
【偶希都理】
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閱讀筆記/日文教學/電影筆記/環遊世界旅遊,
歡迎訂閱分享,一起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 閱讀筆記~方格子】
https://vocus.cc/ohitori_book/home
【偶希都理~痞客邦】
https://singletravelersu.pixnet.net/blog
【偶希都理~Matters】
https://auth.matters.news/@scart1020
【作者~廖慧淑(Su)】
譯者/作家/旅人,
日文翻譯、口譯及寫作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總計造訪過40國n座城市。
#偶希都理 #廖慧淑
如果您喜歡我分享的內容,
請幫我在下方拍手區按圈圈裡的拍手圖案5次!
您只要註冊/登入帳號(fb、google帳號都可),
可贊助我的文章且完全不會花到錢,
回饋由 Likecoin 基金會出資!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