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

《靈性之旅-追尋失落的靈魂》

 

★經歷過個體化的人只是個凡人,因此看來毫不起眼。

 

●本書的原名是「關注自性」(Minding the Self),

如今盛行於歐洲和北美洲心理治療領域的「內觀」(mindfulness)之說

其實早就深植在繼承了道教、儒教和佛教哲學的華人意識中。

 

●「內觀」意指仔細觀察自己的態度和思想並據之為人處事。

榮格心理學則進一步要求我們觀察心靈的無意識過程。

 

●一般而言,現代文化都有個傾向:

在與靈性世界愈行愈遠的同時,

去極度擁抱物質發展所帶來的舒適和各種可能性。

人的心靈在今天別有寄託─

寄託在娛樂界和消費主義上─

而對陳舊老套的宗教意象不再有強烈的感受。

回應這問題,

榮格在他寫給維克多.懷特(Victor White)神父的信中疾呼:

「新酒需要新皮袋。」

新皮袋指的是一種形式或容器,

用來盛裝那些會從自性深處流入心靈的真實靈性事物。

深度心理學(depth psychology)就提供了這樣的容器,

它是用洞見和現代經驗鍛造出來的。

我們需要這種容器,

以捕捉和盛納人類在其靈魂深處可以觸摸到的固有靈性。

 

●個體化和靈性覺醒幾乎在人生每一階段都可能發生,

其程度深淺則視當時個人心理及認知能力之發展狀況而定。

但危機時期─也就是「困境之時」─

特別能促成心理與靈性的新發展。

這些或長或短的生命時期所造成的情緒騷擾與混亂,

會使人陷入焦慮、沮喪、方寸大亂,

因為他突然發現自己事實上是多麼漂浮無根、多麼失落茫然。

如果這一發現能成為一扇讓人見到

生命真相的窗子並帶來不同尋常的深刻自省,

它會是邁向智慧的第一步。

 

~莫瑞.史丹(Murray Stein)
~《靈性之旅 - 追尋失落的靈魂》
~《Minding the Self: Jungian Meditations on Contemporary Spirituality》

 

#靈性之旅追尋失落的靈魂
#MindingTheSelf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閱讀筆記
#閱讀筆記 #Reading

 

【博客來購買《靈性之旅》】

【金石堂購買《靈性之旅》】

 

【偶希都理】
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閱讀筆記/日文教學/電影筆記/環遊世界旅遊,
歡迎訂閱分享,一起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 閱讀筆記~方格子】

https://vocus.cc/ohitori_book/home
【偶希都理~痞客邦】
https://singletravelersu.pixnet.net/blog

 

【作者~廖慧淑(Su)】
譯者/作家/旅人,
日文翻譯、口譯及寫作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總計造訪過40國n座城市。
#偶希都理 #廖慧淑

 

如果您喜歡我分享的內容,
請幫我在下方拍手區按圈圈裡的拍手圖案5次!
您只要註冊/登入帳號(fb、google帳號都可),
可贊助我的文章且完全不會花到錢,
回饋由 Likecoin 基金會出資!

arrow
arrow

    偶希都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