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閱讀筆記

《華頓商學院必學 衝突教練の說話課》

閱讀筆記《華頓商學院必學 衝突教練の說話課》

★你常被別人誤會嗎?

常常話說出口才發現搞砸了嗎?

甚至莫名被朋友或同事封鎖?

 

●用心傾聽,是雙向溝通的第一步

密西根大學社會研究所的一個調查顯示,

在有青少年的家庭中,

父母與孩子平均每天交流的時間只有14 分鐘,

並且當中有12分鐘是用來討論

「晚飯吃什麼」「功課怎麼樣」「今晚誰用車」等話題,

真正交流和增進感情的時間,

只有剩下的2分鐘。

此外,在4500名被調查的女性中,

被問及你的配偶讓你最生氣的事情是什麼時,

有77%的人當會回答說:

「他們不聽我說話。」

也有美國研究者調查指出,

美國白領階層的有效傾聽率平均僅為25%。

還有科學家曾對一批推銷員進行追蹤,

發現10%業績最好的人和10%業績最差的人,

業績的巨大反差與其是否善於傾聽關係密切。

那些業績最好的推銷員,

每次推銷平均只說12分鐘;

而那些業績最差的推銷員,

平均每次推銷長達30分鐘以上。

說得多,

自然就會聽得少。

在一項社交實驗中心理學家發現,

在對話中那些說話時間占80%,

而傾聽只有20%的人,

是最不受人們歡迎的一群。

 

●在傾聽中每個人還都會有「情感觸發器」。

情感觸發器會對我們聽到的「語言」

進行各式各樣的聯想和情緒反應,

同樣一句話,

每個人聯想的人事物都不盡相同,

引發的感覺也不一樣。

情感觸發器會在大腦中喚起不同的情感反應,

有時候會對某些話題特別反感,

有時候又過度地認同某些話題。

而往往這些時候,

也是你最容易偏離客觀的時候。

 

●人類學家愛德華.霍爾,

把文化分為低情境和高情境,

並且描述了不同的文化背景下,

人們是如何進行溝通的。

在低情境文化中,

溝通者會盡可能非常清晰地傳遞訊息,

所以他們的訊息通常較長、較確切,

也會闡述得詳細且具體。

而在高情境文化中,

溝通者會認為比起經由語言去傳播訊息,

更多的訊息應該包含在溝通的背景中(普遍的社會規則)

和溝通者自身的感覺裡(言外之意)。

所以他們溝通的訊息會較短、不夠確切。

在高情境文化中,

大家更喜歡有默契、心照不宣和不言自明的溝通。

所以在高情境文化中,

「聽懂言外之意」被認為是傾聽者的責任。

而在低情境文化中,

則恰恰相反。

說話的一方,

要負起準確清晰表達的責任,

也就是說,他們要負責把話說清楚。

所以,

當一個生活在低情境文化中的人,

過度詳細陳述事實、證據和觀點的時候,

一個生活在高情境文化中的人,

可能會感覺自己被攻擊了,

對方故意顯出高高在上、咄咄逼人。

而如果一個生活在高情境文化中的人,

把話說得很婉轉的時候,

那麼一個生活在低情境文化中的人,

聽起話時,也很可能會感覺到不太被重視。

 

●高手從來不給答案

一個好主管、一個稱職的諮詢顧問、

一個高EQ的媽媽,

都不會輕易給他們的下屬、客戶、孩子答案。

他們會經由一連串有力的提問,

引導對方主動思考,

和對方一起去享受尋找答案的過程。

 

●提出改正建議,有效步驟如下

1.說明不當行為的具體事實。

2.強調不當行為對當事人成長的負面影響。

3.觀察當事人的反應,

給予解釋的空間。

4.在獲得共識的情況下,

提出具體要求。

5.獲得當事人的承諾。

6.持續不斷地監督,

直到行為改善。

 

●測試你的固執指數

你對以下結論是否深信不疑呢?

1.做事情一定要獲得別人的認可。

2.業績好或工作能力強,

就應該得到晉升。

3.做錯事的人,

就應該受到嚴厲的譴責和懲罰。

4.沒完成主管交辦的事項,

就一定會被辭退。

5.管就應該比我強,

專家就應該絕對正確。

6.某個問題不解決,

事情就無法完成,

或公司難以發達。

7.公司應該對我負責任、你應該為我負責。

8.所有的事情一定有對錯 ,

所有的問題一定有答案。

9.只要付出努力,就一定能有回報。

10.制度必須是公平的。

符合以上選項越多的人,

固執指數越高。

 

●修煉個性,學會駕馭情緒

美國心臟病學專家弗雷德曼(Mayer Friedman)

和羅森曼(Ray Roseman)在研究中發現,

充滿競爭性性格的人會高效率地工作,

高標準地要求自己,

長期生活在緊張的節奏之中(進攻狀態)。

這其實容易引發焦慮狀態,

極易導致心血管病。

他們把這些人定義為A型人格,

其特徵為

「經常想到許多事情得做,卻沒有時間去做」

「經常認為一定要達成目標,事事都非常關鍵」,

這種急迫、緊張、憂慮直至心力交瘁的情緒狀態,

與個性密切相關。

而另外一種被稱為C型人格的人,

他們往往強烈地壓抑感情,

特別是壓抑憤怒,

這會導致內在的生理機制承受很大的負面能量攻擊。

他們時常陷入無望和悲觀的情緒感受(審視狀態),

疾病隨之而來。

修煉個性,保持身體的健康,

才會讓人有平靜而飽滿的情緒狀態,

充滿正能量。

此時人們能自如地轉化各種情緒,

讓情緒真正成為資源,為我所用。

 

 

~張心悅/世界醫學最高認證學會(WMECA)國際催眠師認證/國際IPA溝通教練認證/執業心理諮詢師。
~《華頓商學院必學 衝突教練の說話課:學會14個高EQ溝通技巧,用一分鐘讓全世界都聽你的!》

 

#華頓商學院必學衝突教練の說話課 #說話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閱讀筆記
#閱讀筆記 #Reading

 

【博客來書店購買《華頓商學院必學 衝突教練の說話課》】

【金石堂書店購買《華頓商學院必學 衝突教練の說話課 》】

 

 

【偶希都理】

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閱讀筆記/日文教學/電影筆記/環遊世界旅遊,

歡迎訂閱分享,一起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Matters】
https://auth.matters.news/@scart1020

【偶希都理~痞客邦】
https://singletravelersu.pixnet.net/blog

【偶希都理 閱讀筆記~方格子】
https://vocus.cc/ohitori_book/home

 

【作者~廖慧淑(Su)】

譯者/作家/旅人,

日文翻譯、口譯及寫作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總計造訪過40國n座城市。

 #偶希都理 #廖慧淑

 

如果您喜歡我分享的內容,
請幫我在下方拍手區按圈圈裡的拍手圖案5次!
您只要註冊/登入帳號(fb、google帳號都可),
可贊助我的文章且完全不會花到錢,
回饋由 Likecoin 基金會出資!

arrow
arrow

    偶希都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