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照護年邁父母的勇氣》
★以「阿德勒心理學」出發,提醒子女肯定自己「默默守候在一旁的力量」,學會自我調適、找出親子關係的突破點,安然走過艱辛又漫長的照護之路!
●雖然大家都會說:「不是應該多向他人求助才對嗎?」
事實是這樣沒錯,但即使心裡這樣認為,現實生活中有些事情還是旁人無法代勞的。
周遭的人會說些類似「又不是只有你一個小孩」或是「還有其他兄弟姊妹啊」這樣的話;可是實際上,不是每個孩子都有辦法照顧父母。
如果住得遠,就很難照顧得到,或是派駐海外的人,也是一樣沒辦法。
提出無法照顧的理由,就像選家長會幹部一樣,說不出任何理由可以推辭的人,就會被選為幹部。
幹部通常頂多一年就可以卸任,照護的職責卻不是這麼一回事。
●有些人認為「照護」這件事,只能自己認命去做,而一個人扛著。
上野千鶴子用了「逞強式照護」這個說法─「似乎愈是執拗逞強地在做照護這件事,愈傾向拚了命做到最好的態度,給自己加重負擔。」─《年老的準備》(老いる準備)
●照顧父母的家人,對父母的舉動出現煩躁不安的情緒時,也是有其目的。
一般都會說這是對父母的舉動感到煩躁不安,其實並不是因為父母的舉動,才讓人出現這種焦躁或憤怒的情緒。
我們必須知道—由於子女希望父母停止某些舉動,才會對他們大聲斥喝。
這是子女對父母宣洩情緒、斥責的目的。
這就和教養子女的時候,父母因為想要讓孩子做某些事,就發脾氣或大聲嚷嚷是一樣的情況。
很可惜的是,這樣的做法,多半只會引發孩子的反感而不會奏效。
子女也許會順從父母的話,但因為不是自己主動願意,而是被迫在不甘願的情況下遵從,所以發脾氣乍看之下似乎立即見效,可是孩子卻會不斷找機會反抗。
同樣的情形也會發生在與父母的關係之間,即使父母看似退讓了,還是會再找機會反擊。
對父母產生情緒時,子女便與父母進入了權力鬥爭。
●與年邁的父母共同生活或進行照護時,很重要的一點是─不要訂定無法達成的目標。
面臨要照護的關頭,才與父母和睦相處,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在他們需要照護之前,關係已經和樂融融的話,照護過程中要和睦共處也許不難;但如果不是的話,屆時才打算努力實現關係融洽的目標,儘管不是不可能,只怕難度很高。
不只限於照護的時候,一般來說,人們回想過去而懊悔、思慮未來而不安。
可是我們(現在)既無法回到已經消逝的過去,(此刻)為了還沒到來的未來煩憂也毫無意義,就連自以為肯定會到來的明天,也不見得必然到來。
相信應該有不少人都曾經思考過這樣的事。
在照護上,要將自己與父母之間的過往都當作不存在,或許有點困難。但是要與父母重新建立關係,必須抱著「從頭開始」的心態去相處。
這樣的做法意味著─如果過去與父母關係不佳,現在就不要將焦點放在這件事情上。
不只如此,像是子女後來才察覺到「父母其實早就需要照護」的事實,為了「自己該早點發現才對」而感到後悔的情況也一樣,因為這樣的懊悔根本無濟於事。
所以不論過去如何,今後只能逐步建立與父母的關係。
不過如果一開始就以親子間的良好關係為目標,將因為理想與現實的落差而苦惱。
●照護的時候,發生任何狀況都只能接受。
也就是在照護上沒有Why(為什麼)只有How(怎麼做)。
即使去思考為什麼父母會變成這樣,應該也得不到答案,照護的日子不由分說就是這麼開始了。
●父母並不想承認自己無能為力。
尤其自尊心強的父母,更是不想坦誠面對自己沒有能力的事實。
不過,很重要的一點是:不要錯過他們發出的求救訊號。
●常有人說,即使他們所說的內容再怎麼荒謬,都不能予以否定。
我認為,與其說不要否定他們,或許可以說是:要試著以對方的邏輯重新審視這個世界。
沒有必要否定不具現實基礎的個人邏輯,如果要說有哪種狀況是必須予以否定的話,那便是當他的想法對自己或他人造成危害的時候;在那種情況下,一定要態度堅決地制止他。
那些表示「會聽到某種聲音叫他要去傷害自己或他人」的人,必須告訴他們,就算聽到那樣的聲音也可以不理會。
除此之外,是沒有必要否定他們個人的那套邏輯。
●不是父母使得孩子幸福,子女若要獲得幸福,父母唯一能做的,就是當子女開口希望你協助他時,給予協助而已。
實際上,我不認為父母能為子女做很多事,因為再怎麼說,父母終究無法代替子女度過他們自己的人生。
同樣地,子女在照顧無能為力的父母時,也無法使父母獲得幸福。
當然,意思不是說「什麼也沒辦法為他們做」,而是必須區分出子女「能夠」與「不能夠」為父母做的事。
●向其他家人或手足請求照護上的協助時,最好不要過分強調自己平時為了照護,花費多少時間與精力;也就是說,不要用那種因為照護很辛苦,所以對方理所當然也要出一分力的態度,去要求其他家人與手足來分擔。
只能用請託的方式。
所謂的請託,就是至少給對方保留拒絕的空間。
如果用「你也是為人子女,照顧父母理所當然」這樣的說法,對於那些眼前因為有種種狀況無法照顧父母,心裡卻認為應該要做的人來說,正因為子女要照顧父母是合乎道理的論調,反而讓他們想要提出反駁。
就好像孩子被父母嘮叨快去讀書那樣,老早就知道應該要用功讀書的孩 子,一旦被父母那麼一說,很可能就下定決心乾脆不做了。
此外,即使被拒絕了也不可以強迫對方。
如同談到「與父母之間的關係」時所說的那樣,一進入權力鬥爭,關係就會惡化。
●如實地看待對方就是「敬重」意思。
敬重這個字的英文是respect,語源來自於拉丁文的respicio,意思是「看」或 「回顧」。
弗洛姆說,所謂的敬重就是「如實地看待他人, 明白他人是旁人無法取代,而且獨一無二的存在」的一種能力。
希望我們可以敬重父母。
也就是如實地看待父母,知道他們是旁人無法取代,而且獨一無二的存在;不加以美化,也不以理想中的父母形象為基準,給現實中的他們扣分,認同他們現有的樣貌。
過著平靜無波的日子時,我們很容易忘記維持彼此良好的關係,一旦家中的某個人,伴侶、子女還是父母生病或遭 逢事故時,才不得不察覺—與對方一起活在這個世界上,並非理所當然的事。
不要只在那樣的時刻才有所感觸,希望我們平時就能常常回顧、省思與重要他人的關係。
~岸見一郎/哲學家/京都大學研究所文學研究科博士課程結業(專攻西洋哲學史)/專業領域為希臘哲學、阿德勒心理學。著作有《被討厭的勇氣》、《被討厭的勇氣二部曲》(共同作者─古賀史健)、《面對父母老去的勇氣》、《變老的勇氣》等等。
~《照護年邁父母的勇氣》
~《先に亡くなる親といい関係を築くためのアドラー心理学》
#照護年邁父母的勇氣 #照護 #勇氣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閱讀筆記
#閱讀筆記 #Reading
【博客來購買《照護年邁父母的勇氣》】↓↓
https://ibanana.biz/318Rm
【金石堂購買《照護年邁父母的勇氣》】↓↓
https://easyfun.biz/2wd16
【偶希都理】
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閱讀筆記/日文教學/電影筆記/環遊世界旅遊,
歡迎訂閱分享,一起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Matters】
https://auth.matters.news/@scart1020
【偶希都理~痞客邦】
https://singletravelersu.pixnet.net/blog
【偶希都理 閱讀筆記~方格子】
https://vocus.cc/ohitori_book/home
【作者~廖慧淑(Su)】
譯者/作家/旅人,
日文翻譯、口譯及寫作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總計造訪過40國n座城市。
#偶希都理 #廖慧淑
如果您喜歡我分享的內容,
請幫我在下方拍手區按圈圈裡的拍手圖案5次!
您只要註冊/登入帳號(fb、google帳號都可),
可贊助我的文章且完全不會花到錢,
回饋由 Likecoin 基金會出資!
留言列表